瀏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瀏陽市推進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證”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直各單位:
《瀏陽市推進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證”改革實施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瀏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2月26日
(此件主動公開)
瀏陽市推進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證”
改革實施方案
為推進我市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證”改革實施工作,從根本上破解房地產“辦證難”問題,構建房地產規范管理長效機制,根據《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湖南省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證”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湘政辦發〔2021〕75號)《長沙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長沙市推進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證”改革實施細則〉的通知》(長政辦發〔2022〕57號)等文件要求,在總結前期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構建政府主導、部門監管和企業主責、購房人配合的責任體系,逐步實現“交房即交證”改革的全面落地,促進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一)明確實施時間。從2022年12月31日起,全市所有城鎮規劃范圍內新取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預售商品房項目全面實施“交房即交證”,在項目招商和土地掛牌時須將“交房即交證”條款列入掛牌條件并在土地出讓合同中進行約定。在此之前已預售的項目原則上按原合同約定實施交房交證,鼓勵此類項目參照本方案實施。
(二)完善工作機制。建立交房與交證聯動機制,將不動產首次登記之前的“期轉現”數據核實、土地指標核算、物管用房確認等流程前置到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前,減少竣工驗收的流程和環節,實現“多驗合一”,確保完成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后即具備首次登記條件;在完成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后20個工作日內,由房地產開發企業申請首次登記并組織交房,不動產登記部門依申請為購房人辦理轉移登記(分戶證),實現購房人“收房即拿證”。
(三)優化窗口服務。進一步加強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綜合服務窗口和不動產登記綜合受理窗口建設優化,在市政務服務大廳設置“交房即交證”綜合窗口,推動水、電、氣、網絡、電視等開戶業務聯動辦理,做好“交房即交證”相關政策咨詢和引導服務。
二、辦理流程
理順登記與管理的關系,再造業務流程,按照“一個流程圖、一個操作指引”的要求,構建信息共享、聯合審批機制,實現“交房即交證”工作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有關事項有機結合,對商品房預售、竣工驗收、辦理不動產首次登記及轉移登記等全流程進行精簡優化。主要流程分為三個階段:
(一)建設預售階段
1.強化建設工程設計方案與施工圖銜接。施工圖審查應嚴格落實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和規劃許可中的審批要求,尤其是建筑面積、配套設施、建筑高度、容積率等規劃管控強制性要素。商品房項目必須按施工圖施工,以經審查備案且與規劃審批要求相符的房屋施工圖作為房屋面積預測繪的依據,利用已復核備案的預測繪成果建立樓盤表,用于商品房預售許可、預售資金監管、房屋交易(含轉讓、抵押)、物業用房確認、契稅及物業專項維修資金收繳等業務辦理。(牽頭單位:住建局,配合單位:自然資源局、住保中心、稅務局)
2.嚴格執行預售標準和條件。在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時,住建部門應督促房地產開發企業按照“交房即交證”有關程序和要求,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建立“交房即交證”范圍的項目信息和樓盤信息臺賬,通過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推送至自然資源部門。(牽頭單位:住建局,配合單位:自然資源局)
3.完善預售合同網簽備案。商品房預售時,房地產開發企業與購房人簽訂預售合同后,形成電子合同進行備案,并實時推送至數據資源管理部門、自然資源部門、稅務部門、金融機構和水、電、氣、網絡、電視等服務單位。完善商品房預售合同范本,明確交房時間、條件和雙方權利義務,確保房地產開發企業交付的房屋竣工聯合驗收合格、完成工程竣工驗收備案、權屬清晰無爭議且已具備辦理不動產轉移登記條件。合同義務履行情況納入房地產市場監管和誠信管理范圍。(牽頭單位:住建局,配合單位:稅務局、自然資源局、行政審批服務局、市場監管局)
4.全面開展預告登記。對預售商品房實行合同備案與預告登記協同辦理,實現一窗受理、并行聯辦、實時共享,房地產開發企業與購房人網上簽訂預售合同時同步錄入預告登記信息。在辦理雙預告登記時,同步收取后續轉移登記和抵押登記的相關材料。已辦理雙預告登記的,在辦理轉移、抵押登記時,有關材料應直接沿用,不再重復收取。(牽頭單位:自然資源局,配合單位:住建局、稅務局)
(二)竣工驗收階段
1.推行測繪流程前置。將不動產權屬調查和土地、規劃、房產測繪流程前置于竣工聯合驗收前,建筑物主體封頂、完成工程量達到驗收條件即可申請開展測繪,房地產開發企業委托測繪單位開展測繪工作,將測繪成果推送至住建、自然資源等部門。相關主管部門根據測繪成果提前開展技術咨詢等相關工作,按照“多測合一”改革要求做好測量、測繪成果審核入庫,經審核的測量、測繪成果直接作為聯合驗收和不動產登記的申請材料。(牽頭單位:自然資源局,配合單位:住建局)
2.理順差異變更流程。優化技術咨詢服務,對測繪中發現的房屋建成情況與審批之間的差異進行分類處置,需辦理變更、進行整改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應在聯合驗收前完善變更、整改等程序;不需辦理變更、整改的,經聯合驗收并核對圖紙后,按認定的現狀辦理不動產登記。(牽頭單位:自然資源局,配合單位:住建局)
3.嚴格實行聯合驗收。嚴格按照《湖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聯合驗收辦法》執行,落實驗收事項、流程、時限、材料等方面的要求,實行規劃、土地、消防、人防、城建檔案等事項限時聯合驗收,統一出具驗收意見。推動將消防驗收要求納入施工過程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加強規劃條件和用地條件批后全過程監管,強化過程監管和過程糾偏。(牽頭單位:住建局,配合單位:自然資源局)
4.優化核實核算程序。竣工驗收階段,做好有關“期轉現”數據變化核實、土地指標核算、物業管理用房確認等工作。按照有關規定足額、規范完成土地價款、物業維修資金、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人防費等須繳納費用的核算、清繳或歸集,在不動產首次和轉移登記時不再進行核驗。(牽頭單位:自然資源局、住保中心、稅務局,配合單位:財政局、住建局)
5.簡化土地指標核算。推動土地容量指標全過程管理,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要求的前提下,對分期開發項目或允許先期驗收的項目不再核算其土地容量,直接按程序辦理不動產登記;一次性開發完成的項目或分期開發項目最后一期,需在完成指標核算并繳清相關費用后,方可辦理竣工核驗手續。項目建成后,因實際建設面積超出原批準面積等需修改出讓合同的,同步啟動評估工作,由房地產開發企業與自然資源部門簽訂補充協議,完成相關價款及稅費補繳。(牽頭單位:自然資源局,配合單位:財政局、稅務局、住建局)
6.推行施工過程結算和告知承諾制。約定結算節點內已完成的工程內容經驗收合格后,即時開展工程價款計算、調整、確認及支付等。將“竣工結算備案”等事項調整于竣工驗收備案后,加快不動產首次登記辦理。房地產開發企業應在承諾期內補齊相關材料,對存在失信行為的,依法依規進行行政處理及信用懲戒。(牽頭單位:住建局,配合單位:自然資源局)
(三)交房交證階段
1.簡化首次登記材料。房地產開發企業在項目取得竣工驗收備案手續后,可申請辦理不動產首次登記。嚴格按照《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等規定明確申請材料,任何無法律法規依據的環節和材料不得作為登記受理前置條件。對可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多測合一”信息平臺共享獲取的竣工驗收備案材料、房屋測繪報告及成果數據,不得要求申請人重復提供。(牽頭單位:自然資源局,配合單位:住建局)
2.優化轉移登記流程。房地產開發企業達到交房條件時,采取現場交房交證方式的,應提前將集中辦理交房安排告知不動產登記機構及相關部門,同時鼓勵線上申請轉移登記,并組織現場發證;采取購房人集中委托房地產開發企業分批次申請登記辦證的,由企業統一代領,送證上門。登記機構可現場依申請辦理轉移登記,發放不動產權電子證照,也可委托郵寄紙質證書。(牽頭單位:自然資源局,配合單位:住建局、行政審批服務局)
3.提升不動產登記服務。進一步加強規劃、土地、建設、房地產交易、稅務、金融與不動產登記全流程業務協同聯動。推行不動產首次登記和轉移登記合并申請、同步辦理。進一步創新登記服務舉措,推行靠前服務、預約服務,努力提高工作效能,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牽頭單位:自然資源局,配合單位:住建局、稅務局、行政審批服務局)
三、平臺建設
(一)深入實施“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建設全市集中統一、與長沙市住房領域信息化平臺及稅收征管系統互聯互通的不動產登記一體化網上平臺,打通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并融入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建成覆蓋全市、面向大眾并全面延伸至房地產開發企業、金融機構、房產經紀機構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實現樓盤表統一、數據同源,全面支撐全市不動產登記“一網通辦、跨省通辦”和不動產登記、房地產交易、稅收征繳“一窗受理、并行辦理”。按要求做好與相關省、市級平臺的互聯互通工作。(牽頭單位:自然資源局、住建局、行政審批服務局,配合單位:數據資源中心、稅務局)
(二)完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加強對接,爭取在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中增加“交房即交證”管理功能,實現商品房建設項目全過程監管、信息共享、并聯辦理。建立全市工程建設項目代碼與不動產單元代碼的關聯關系,實現與全市房屋數字化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平臺、住房領域信息化平臺、稅收征管系統、不動產登記平臺等無縫銜接,支撐房地產開發項目報建、審批、竣工驗收、測繪、交易、登記成果全流程信息共享和“一網通辦”。(牽頭單位:住建局、數據資源中心,配合單位:發改局、自然資源局、稅務局)
(三)加大信息共享力度。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加快推進部門信息共享集成,在符合信息安全要求的前提下,探索全市自然人身份及家庭成員戶籍信息與房地產交易、稅收、不動產登記等信息的互通共享。加快不動產登記存量數據檔案清理整合和入庫工作,推進不動產電子證照經由長沙市電子證照庫接入省電子證照庫。加大電子證照在查詢、共享和業務聯辦中的應用。(牽頭單位:數據資源中心、自然資源局、住建局、行政審批服務局,配合單位:公安局、稅務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在市集中化解房地產辦證信訪突出問題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成立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任組長,分管城建副市長任副組長,政府辦、發改局、財政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行政審批服務局、市場監管局、住保中心、數據資源中心、稅務局等為成員單位的市“交房即交證”改革工作小組,負責統籌全市“交房即交證”改革工作。改革工作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改革工作的組織協調,辦公室設在自然資源局,由自然資源局局長任辦公室主任。建立部門主要負責人親自抓、分管負責人具體負責、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的議事協調機制,將“交房即交證”納入重大改革事項進行統籌安排,切實抓好改革任務落實落地。
(二)強化工作責任。各有關職能部門要緊盯工作任務,強化責任擔當,確保“交房即交證”各項改革工作落實到位。由財政局負責指導做好土地價款、報建費等征繳工作;自然資源局牽頭負責“多測合一”改革和“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工作,指導做好規劃條件核實、土地核驗和權籍調查,做好登記發證相關工作,牽頭開展交證階段相關工作;住建局負責牽頭落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及住房領域信息化工作,指導做好交房前有關預售許可、預售資金監管、竣工驗收備案、合同管理等工作,并對房地產開發企業交房行為進行監督,牽頭開展建設預售階段和竣工驗收階段相關工作,審核確認竣工圖,強化商品房的面積管理和樓盤表建立,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的執收,牽頭交房階段工作;住保中心負責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的歸集;行政審批服務局牽頭負責按照“一件事一次辦”要求,指導協調有關窗口設置、業務聯辦工作;稅務局負責優化稅費征繳并積極推動網上繳稅工作;發改局負責優化營商環境相關改革的統籌協調工作;數據資源中心負責政務一體化平臺建設和信息共享工作。
(三)完善監管體系。一是加強全程監管。各有關職能部門要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加強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做到問題“早發現、早制止、早處理”;加強建設用地及工程規劃批后監管和房地產市場監管,嚴格落實預售資金監管制度,建立房地產市場領域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加大排查整治力度,依法嚴厲打擊房地產領域違法違規行為。二是健全誠信體系。將“交房即交證”改革中企業誠信守信情況納入房地產行業信用信息和不動產登記信用信息歸集范圍,統一錄入湖南省社會信用信息系統,并依法建立對不誠信房地產開發企業的限制清單及相關制度,依法依規構建跨部門、跨領域的“一處失信、處處受限”聯合懲戒機制。三是加強統籌配套。深入落實“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要求,統籌協調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多規合一”“多測合一”“互聯網+政務服務”、住房“一網通辦”、壓縮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間、市政公用服務聯合報裝等相關改革,實現相互銜接,為“交房即交證”改革提供配套支持。
(四)廣泛宣傳引導。充分發揮政府門戶網站、網絡媒體、項目現場等載體的作用,廣泛向群眾、企業宣傳房屋預售和交房交證相關政策,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及時宣傳推廣“交房即交證”先進經驗和典型案例,營造良好的改革氛圍。
瀏陽市自然資源局解讀《瀏陽市推進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證”改革實施方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